北姓

通晓查询 > 百家姓大全 > 北姓

北姓,北氏,北姓起源

北

【姓氏名称】

【姓氏繁体】

【姓氏拼音】běi

【姓氏人口】约 6 千

【姓氏排名】第 841 位

【姓氏分类】 方位姓氏

【是否常用】 稀有姓氏

北姓的百家姓排名

时间排名时间排名时间排名
最新8412018年2014年
2013年2007年2006年
1995年1987年1982年
明朝元朝宋朝
北宋

北姓的起源

北姓主要源自:姜姓、复姓、张姓。

北姓北姓起源一

源于姜姓,出自地名,属于以居邑名称为氏。相传,黄帝与蚩尤大战之后,把蚩尤部落整个迁移至北地,其后裔子孙以及部落族人中便以“北”为姓氏,称北氏,是非常古早的姓氏之一,亦号称三苗姓本之一,世代相传至今。

该支北氏族人皆尊奉蚩尤为得姓始祖。

北姓北姓起源二

源于复姓,出自古代方位所指居住地,属于以居邑方位称谓为氏。该支北氏,源出复姓北人氏、北门氏、北官氏、北殷氏、北郭氏、北野氏、北方氏、北狄氏、北海氏、北土氏、北塘(唐)氏、北山氏、北乡氏等,后在汉、唐以后的姓氏省文简化漫长过程中,大多简改为单姓北氏。

北姓北姓起源三

源于古癸北部落,出自虞帝第三妃癸北氏,属于以先祖名字为姓。据史籍《竹书纪年》引《汲简》、《余论》记载:“癸北氏,虞帝(姚重华,号有虞氏)第三妃,而二女者,癸北氏之出也,一曰宵明,一曰烛光。”癸北氏史古代四千多年前的人物,所在地即称癸北国,其时正值人类社会从母系社会向父系社会转化的末期,当有癸、北二氏传下。周王朝时期以国命氏,这是中国姓氏的主要来源之一。这些封国既然有“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之别,众多的得封者,都是周王室外的权势门弟,或者说是周天子的功臣。遂之,小国小邦百国如林。

周朝如此封国命氏,氏的发展便非常多了起来。其时,夏商之前的“氏族部落”的“氏”仍在这块土地上繁衍生息,并未与因西周不同内容的“氏”不呼为“氏”。同在周天下的土地上,此类小国依然存在,不少也以国名为“氏”,这样的“小国”其实都是一些规模并不大的部落群体,从现代的视角观察,其早期并不具备国家的体制,诸如:程国、崇国、扈国、房国、杜国、箕国、密须国、寒国、过国、庸国、邺国、铸国、戈国、邳国、观国、褒国、缗国、岐国、仍国、奄国、双国、武罗国、吾国、昆国、昆吾国、癸北国、梅国、雷国、元国、冥国、斟国、崩国、用国、挚国、允国、灌国、廖国、郅国、习国、西陵国、安陵国、甲父国、有穷国、有扈国、西王国、孤国、封父国、终利国、夙沙国、秣国、末国、柏成国、顾国、阮国、其国(恭国)、龚国、洪国、苑国(宛国)、逢国、彭国、韦国等六十四个小国。

北姓北姓起源四

源于古玄菟郡,出自高句丽民族,属于因地为姓且汉化改姓为氏。玄菟郡,始设立于汉武帝元封三年(公元前108年),其辖地是卫满朝鲜属国沃沮的故地,故址在今朝鲜咸镜南道、咸镜北道以及中国辽宁、吉林省西部一带,郡治大体在咸镜南道境内。到了汉昭帝刘弗陵始元五年(公元前82年),玄菟郡的郡治迁至今新宾永陵地区,江外之地划入乐浪郡。高句丽邹牟王(或称朱蒙)于西汉元帝建昭二年(公元前37年)在玄菟郡内建国。1980年以来,有学者经考证后指出:太祖大王(高句丽太祖高宫)在公元一世纪中叶以后建国时,高句丽族人已经在西汉郡县制的管辖之下生活了七十多年,而高句丽王在后来被王莽政权贬斥为侯爵,说明其在西汉末期确实曾为附庸王国。东汉光武帝刘秀执政以后,恢复了其的王号,也证实了高句丽国在两汉时期确实存在。

玄菟郡在中原以北,迁移至中原的高句丽人被时人称为北人氏,后其人中亦逐渐引以自称者,后大多省文简改为单姓北氏,世代相传至今。

北姓北姓起源五

出自张姓,避祸,改为北姓。明孝宗孝康张皇后为人贤明,曾修兴济减河(天津娘娘河)、建青县盘古庙等好事,而其两兄弟却仗皇亲一贯仗势欺人、横行乡里,张皇后死后明世宗下令将其问斩。1547年前后,子孙四处逃跑,四个方向便演化为后来东、南、西、北四个姓氏,北姓由此而来。

北姓北姓起源六

源于古邶国,出自上古商朝大夫北伯的封地,属于以国名为氏。传说,上古时期,有一北伯,为商王朝时期的大夫,其封地在商都朝歌以北,因称邶国。公元前十一世纪,周武王姬发伐纣灭商,在建立西周王朝之后,将今河北邯郸至黄河以北的河南新乡地区分别划属邶国、鄘国,归于周武王的八弟霍叔(姬处)和三弟管叔(姬鲜)的封地境内。当初商纣王的儿子武庚禄父以及原殷商王朝的一些旧贵族也分别居住在邶国和鄘国,由管叔、五弟蔡叔(姬度)、以及霍叔负责看管,这三人被称为“三监”。在周武王病逝之后,其子周成王姬诵在公元前1103年继位,因为年仅十二岁,便由其四叔周公姬旦、九叔召公姬奭联合辅佐摄政。但管叔、蔡叔、霍叔等人素与周公旦、召公奭不和,又嫉妒周公旦和召公奭的摄政,于是便勾结武庚,召集殷商旧贵族们以及东夷、淮夷联合起来发动了一场叛乱,史称“管蔡之乱”、“武庚之乱”、“三监之乱”,当时的邶国也积极参与其中。

在原商末邶国国民中,以及原霍叔之邶国所属的邶国族人中,多有以故国之名为姓氏者,称邶氏,后多省笔简改为北氏,世代相传至今,是非常古老的姓氏之一。

北姓的分布

北氏虽然氏古老的姓氏,历史悠久,但人口很少,地理分布也很分散。今河北省的黄骅市、曲阳县,陕西省的西安市,山西省的汾阳市,四川省的德昌县,内蒙古自治区的包头市等地,均有北氏族人分布,但按全国人口统计资料表明,至2008年,北氏族人现有人口一千七百十五人左右,其中男性九百三十余人,女性七百八十余人,仅占全国人口总数的0.00011%左右。

北姓 郡望

玄菟郡:设立于汉武帝元封三年(公元前108年),其辖地是卫氏朝鲜属国沃沮的故地,辖境相当我国辽宁东部、、吉林省西部及北朝鲜咸镜南道、咸镜北道以及中国辽宁一带,郡治大体在咸镜南道境内。汉昭帝始元五年(公元前82年),玄菟郡的郡治迁至今新宾永陵地区,江外之地划入乐浪郡。高句丽邹牟王(或称朱蒙)于西汉元帝建昭二年(公元前37年)在玄菟郡内建国。1980年以来,有学者提出太祖大王(公元一世纪中叶以后)建国,高句丽县建国时,高句丽人已经在西汉郡县制的管辖之下生活了七十多年,高句丽王被王莽政权贬为侯,说明其在西汉末为王国,东汉光武帝刘秀复其王号,也证实了高句丽在两汉时期的封国地确实存在。“玄菟”在后来泛指中国北部边塞要地。

辽东郡:在中国历史上,“辽东”这个称谓有四重意思:①郡、国名,战国时期燕国置郡,洽所在襄平(今辽宁辽阳),其时辖地在今辽宁省大凌河以东一带地区;西晋时期改为国;十六国时期的后燕末地入东海郡;北燕时期又复置辽东郡于今辽宁省西部一带地区;北齐时期废黜;到东汉安帝时分辽东、辽西两郡地置辽东属国都尉,治所在昌黎(今义县),其时辖地在今辽宁省西部大凌河中下游一带;三国时期的曹魏改为昌黎郡。②都司名,明王朝洪武四年(辛亥,公元1371年)置定辽都卫,明王朝洪武八年(乙卯,公元1375年)改为辽东都司,治所在定辽中卫(今辽宁辽阳),其时辖地为今辽宁省大部地区;自明正统后期因兀良哈诸族南移,渐失辽河套(今辽河中游两岸地);从明王朝天启元年~崇祯十五年(辛酉~壬午,公元1621~1642年)期间,全境为后金(清)所并。③军镇名,明王朝“九边”之一,相当于辽东都司的辖境,主要是镇守总兵官驻广宁(今辽宁北镇),明王朝隆庆元年(丁卯,公元1567年)后冬季则移驻辽阳(今辽宁辽阳);明王朝末期废黜。④地区名,泛指辽河以东地区。

北姓 堂号

玄菟堂:以望立堂。

辽东堂:以望立堂。

北姓 姓氏源流

一、běi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河北之蔚县、阜平、黄骅,山西之太原、大同、临汾,四川之通江等地有分布。汉族姓氏。《续通志·氏族略》收载。其源不一:

1、《续通志》注引《正字通》云:“北氏,高丽姓。”

2、《姓氏考略》注云:“北姓当为北门、北宫、北郭、北人、北野等姓所改。”

3、《姓氏词典》据《姓苑》注云:“以方位为姓氏。”

北姓的郡望

玄菟郡:设立于汉武帝元封三年(公元前108年),其辖地是卫氏朝鲜属国沃沮的故地,辖境相当我国辽宁东部、、吉林省西部及北朝鲜咸镜南道、咸镜北道以及中国辽宁一带,郡治大体在咸镜南道境内。汉昭帝始元五年(公元前82年),玄菟郡的郡治迁至今新宾永陵地区,江外之地划入乐浪郡。高句丽邹牟王(或称朱蒙)于西汉元帝建昭二年(公元前37年)在玄菟郡内建国。1980年以来,有学者提出太祖大王(公元一世纪中叶以后)建国,高句丽县建国时,高句丽人已经在西汉郡县制的管辖之下生活了七十多年,高句丽王被王莽政权贬为侯,说明其在西汉末为王国,东汉光武帝刘秀复其王号,也证实了高句丽在两汉时期的封国地确实存在。“玄菟”在后来泛指中国北部边塞要地。

辽东郡:在中国历史上,“辽东”这个称谓有四重意思:①郡、国名,战国时期燕国置郡,洽所在襄平(今辽宁辽阳),其时辖地在今辽宁省大凌河以东一带地区;西晋时期改为国;十六国时期的后燕末地入东海郡;北燕时期又复置辽东郡于今辽宁省西部一带地区;北齐时期废黜;到东汉安帝时分辽东、辽西两郡地置辽东属国都尉,治所在昌黎(今义县),其时辖地在今辽宁省西部大凌河中下游一带;三国时期的曹魏改为昌黎郡。②都司名,明王朝洪武四年(辛亥,公元1371年)置定辽都卫,明王朝洪武八年(乙卯,公元1375年)改为辽东都司,治所在定辽中卫(今辽宁辽阳),其时辖地为今辽宁省大部地区;自明正统后期因兀良哈诸族南移,渐失辽河套(今辽河中游两岸地);从明王朝天启元年~崇祯十五年(辛酉~壬午,公元1621~1642年)期间,全境为后金(清)所并。③军镇名,明王朝“九边”之一,相当于辽东都司的辖境,主要是镇守总兵官驻广宁(今辽宁北镇),明王朝隆庆元年(丁卯,公元1567年)后冬季则移驻辽阳(今辽宁辽阳);明王朝末期废黜。④地区名,泛指辽河以东地区。

北姓的堂号

玄菟堂:以望立堂。

辽东堂:以望立堂。

北姓的姓氏源流

一、běi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河北之蔚县、阜平、黄骅,山西之太原、大同、临汾,四川之通江等地有分布。汉族姓氏。《续通志·氏族略》收载。其源不一:

1、《续通志》注引《正字通》云:“北氏,高丽姓。”

2、《姓氏考略》注云:“北姓当为北门、北宫、北郭、北人、北野等姓所改。”

3、《姓氏词典》据《姓苑》注云:“以方位为姓氏。”

北姓的历史名人

北姓名字大全更多

北京大 北田村 北村裕 北山弘 北山雅 北村和 北春花 北朝泉 北艳春 北亦光 北敦夫 北玉兰 北櫻 北香囡 北央娣 北娟芹 北淑姜 北娴妹 北秀菜 北鸾珍 北藕娣 北珠媚 北佩刁 北月囡 北娣美 北姿芬 北花蝶 北丽茸 北香鸾 北素蝉 北娴花 北娴秀 北藕玲 北瑛妮 北娇鸾 北雪嫔 北韻霞 北晴妹 北翠姑 北婷娣 北媚娣 北鸾娟 北雪瑕 北枚琴 北利都 北秀鸟 北嫣婕 北美娉 北媛姿 北娟娅 北桂璐 北浣沙 北苑莲 北艳嫒 北嫒娥 北微莹 北姣鸾 北颖囡 北燕丝 北影芹 北琴囡 北翠樱 北玫莲 北绮玫 北女容 北琴格 北腮琴 北秀帼 北芬苓 北枚娥 北姣丹 北玲丝 北眉丽 北莺丽 北茜静 北彩俐 北莺娣 北嫒梅 北姝凤 北莲芙 北秀编 北蓓娅 北霜芹 北芙娣 北皎莉 北田和 北田裕 北村博 北野雅 北村清 北川良 北野大 北原正 北田泰 北川伸 北王村 北村实 北关二 北联中 北村秀 北京怀 北田康 北川善 北荣哲 北川哲 北浦啓 北冈昌 北村雄 北岛义 北川富 北口直 北川贵 北村明 北泽良 北见恭 北富孝 北浜淳 北原一 北原隆 北村武 北岛孝 北浦三 北方博 北田干 北条靖 北泽敏 北野晃 北岛好 北川定 北川力 北川敏 北垣浩 北原聪 北店村 北海洲 北山虎 北泽博 北井靖 北伟民 北明川 北诜 北昰 北玲芹 北蓓蓉 北扣花 北西雄 北志屏 北六银 北荔芬 北冰 北新村 北口努 北原和 北原淑 北新镇 北盛镇 北朝敏 北朝喜 北青武 北屺 北洎 北笏 北葚 北婧莉 北媚媛 北栽根 北翠妍 北碎春 北银岳 北太万 北美婉 北田修 北碎松 北带凤 北别人 北秀姝 北娱琴 北列勤 北习书 北成映 北克模 北丹曼 北亮儿 北玉禧 北鸯梅 北玉樑 北红省 北官付 北萍洁 北训其 北世体 北小尼 北友艮 北山香 北培五 北马玉 北嫒洁 北建参
百家姓大全提供北姓起源,北姓的标识,北姓繁体,bei姓,北姓,北姓的拼音,北氏,北姓起源,北姓名字,北姓明星名人,北姓名人有哪些,北姓的读音,北姓分布,北姓郡望堂号,北姓起名等北姓氏的介绍。

百家姓首字母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通晓查询(txcx.com) - 免费实用生活学习查询网站
back_img
功能直达
热门应用
实用工具